从美国视角看差异中美贸易数据对比

随着中美两国产业政策的调整,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持续扩大,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贸易逆差仍然是中国双边局势紧张的主要根源。年5月,美国国会研究院公布了其更新的研究报告《差异到底是什么——中美贸易数据对比》,阐述了中美贸易数据差异原因。以下是该文的要点分享,供读者参考。

01

引言

  美国对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仍然是双边局势紧张的主要根源。一些国会议员和特朗普政府指出,双边贸易不平衡证明中国没有在全球市场上公平竞争。

  年3月31日,特朗普总统发布的号行政命令提到:   自本命令发布之日起90天内,商务部长和美国贸易代表(USTR)与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农业部长和国土安全部长,商务部长和美国贸易代表确定的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其他行政部门或机构的负责人协商,应编制并向总统提交一份关于重大贸易逆差的综合报告。   据报道,该报告于年6月已提交白宫审查,但报告内容尚未公开。   特朗普总统还于年4月29日发布了号行政命令——“解决违反和滥用贸易协定行为”,其中包括:要求商务部长和美国贸易代表对“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管辖的国家的所有贸易关系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这些国家与美国没有自由贸易协定,但美国与其在货物方面存在重大贸易逆差。”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年末,中美两国发生双边贸易争端,随后两国对从对方进口的商品征收额外的关税。自年春季以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多亿美元商品加征了关税,而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超过亿美元的商品加征了关税。据一些经济学家说,额外加征的关税导致了大量贸易的转移,从直接的中美双边贸易转向与其他国家的商品贸易,如墨西哥和越南。根据两国官方贸易统计,美国对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在年和年有所增加,但在年有所下降。根据中美两国官方贸易统计数据, 是年至年期间双边商品贸易总额下降15%的一个因素,也是导致双边贸易差额分别减少9%和18%的一个因素。

02

中美货物贸易数据比较

  表1列出了年至年美国和中国的官方贸易统计数据,使用的是两国官方贸易数据。在过去的19年里,美国对中国的双边贸易逆差翻了两番还多,从年的多亿美元到年的多亿美元。然而,中国对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增长超过10倍,从年的亿美元到年的多亿美元。两国官方货物贸易统计差额19年来首次超过亿美元。

  表1揭示了中美贸易数据之间的大部分差异源于中国出口到美国数据的显著差异。中国对于出口到美国的数据与美国自己的数据在年相差亿美元,年相差亿美元。美中两国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数据的差异在年之前一般不到亿美元,年之后两国之间的数据差异一直上升,到年又回到亿美元以下。

表1中国和美国-年货物贸易数据(美元)

注:中国用“船上交货”即“FOB”方法估计出口货物价格,而用“成本、保险和运费”即CIF方法估计进口货物价格。美国用“船边交货”即“FAS”方法估计出口货物价格,而用“完税价格”法估计进口货物价格。

03

探究数据:检查HS编码

  最广泛使用的国际贸易货物分类制度是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通常称为协调制度或简称HS编码。产品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将所有商品划分为98个大类,每一大类对应一个章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使用的是美国版本的HS编码,官方称为“美国协调关税表”(HarmonizedTariffScheduleofTheUnitedStates,简称HTS)。由于美国和中国使用相同的协调制度章节,因此可以在这一层面比较贸易数据。

  表2按顺序列出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超过中国对美出口额的前四个章节,分别为鞋类(64)、机械(84)、电机(85)和玩具和体育用品(95)——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或中国对美国出口)数字差额的96%以上。

  根据两国的贸易绝对值,这四个章节产品的排名也都很高。根据美国的数据,机械(84)、电机(85)、玩具和体育用品(95)位列从中国进口总值的前五位,鞋类(64)位列第8位,四类产品合计占年从中国进口总值的56.7%。根据中国的统计,机械(84)、电机(85)、玩具和体育用品(95)是对美出口的前五大来源,占年出口总值的50.7%。

表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数据的四大差异(美元)

  此外,就这四个章节产品,中国的出口额超过美国进口额10多亿美元(按顺序排列):针织服装(61)-34.18亿美元;机织服装(62)-14.02亿美元;铁路设备(86)-11.38亿美元;家具和床上用品(94)-1.美元。

  在贸易等式的另一边,中国的进口额超过美国出口额10多亿美元的有五个章节:塑料(39);机械(84);电机(85);非铁路车辆(87);光学和医疗设备(90)。在另两个章节——杂粮、种子和水果(12)和铁路设备(86)——美国出口额超过中国进口额10多亿美元。

  在贸易等式的两边,两国官方贸易统计数据中最大的两个差异出现在同样的章节中——机械(84)和电机(85)。自年以来,这两类货物的官方贸易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一直很大,这表明在这两类货物的双边贸易中估值方面存在系统性差异。

04

差异的解释:文献综述

  为什么中国官方贸易统计的价值数据通常远低于美国官方贸易统计数据,这一问题一直是学者、政府官员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分析的主题。这个问题也不是美国独有的;加拿大的报告也说明双边贸易统计数据与中国报告的数字有很大差异,并调查了这些差异的原因。

  以下是对文中提供的一些关键解释的简短回顾,分为“技术性”解释和“非技术性”解释。“技术性”解释是指产生差异的程序性或行政性原因;“非技术性”解释包括非程序性或非行政性原因。

(一)技术性解释

  1.出口和进口的官方定义

  在官方统计数据中,中国使用更常用的“船上交货”(F.O.B.)计算出口货物价值,而使用“成本、保险和运费”(C.I.F.)计算进口货物价值。使用F.O.B计算出口价,C.I.F.计算进口价,是一种常见的但并非普遍的国际惯例。然而,美国使用“船边交货”(F.A.S.)计算出口价,使用完税价格计算进口价。因此,美国官方贸易数据显示的美国对中国出口和从中国进口的数据均低于中国官方数据。此外,媒体报道的美国和中国官方贸易差额的直接比较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货物贸易是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为了更准确地进行直接比较,两国的贸易数据应使用相同的术语进行评估。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F.O.B和C.I.F价值之间的差异可能在10%到20%之间。

  2.领土的范围

  美国的贸易数据中包含了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而中国没有,中国将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作为单独的关税区对待。根据大多数研究,这是贸易数据差异相对较小的原因。

  3.时间范围

  由于中美两国距离遥远,从中国出口货物到进口到美国需要时间。一个标准的集装箱在两国之间运输可能需要13-40天。年底在途货物被中国算作出口,但美国不算进口。但是,装运之间的滞后发生在年初和年末,因此很大程度降低了时间对总体贸易差额的影响。

  4.原产国声明

  美国海关目前的做法是依靠进口商的声明来确定原产地。一些分析家认为,美国进口商错误地将大量来自香港的进口产品识别为来自中国的产品。

  5.汇率

  美国与中国的大部分贸易是以美元计价的,但有一小部分双边贸易是用中国货币人民币交易的。因为人民币被允许在一个小范围内浮动,而且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所以货物的价值可能在其离开中国的日期和到达美国的日期之间由于汇率原因而发生变化。汇率变动通常不被认为是造成贸易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非技术性解释

  1.直接贸易中的价值差异

  根据两份中美联合研究报告(见下文“中美对差异的联合研究”)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与中国出口到美国或东行贸易之间的商品贸易差额,约有一半是由于两国之间直接运输的货物在中国的出口价格和在美国的进口价格的变化。部分差异可能是由于货物转运导致新货主加价。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故意少开或多开出口发票(见下文)。

  2.少开或多开出口发票

  一些分析家认为,中国进口商可能故意低报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以降低该批货物的进口关税,而另一些分析家则认为,中国企业可能会高估进口商品,以获得更多外汇。此外,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出于各种税收和监管原因,中国出口商可能故意低报对美出口商品的价值,以实现海外净收益最大化。双边贸易数据也可能因从中国到美国(和其他地方)的被用于掩饰将金融资本转移到海外的企图的“幽灵货”而发生扭曲。由于少开和多开发票的“隐蔽性”,很难评估该原因在多大程度上(如果有的话)会造成这种贸易数据差异。

  3.中间商

  尽管估价方法各不相同,但许多分析家认为,中国出口的一部分是经过第三国/地区到达美国的,香港是最常见的地点。运输的中间商引起了两方面的差异:首先,中国的出口商可能不知道货物最终将被运往美国,因此将第三国/地区(例如香港)列为其目的地,但是美国海关可以根据美国法律和法规将货物的出口地列为中国。第二,在货物到达第三国/地区和离开第三国/地区之间,无论货物本身有没有变化,它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

  中美两国对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差异的联合研究表明,估值差异约占中美贸易统计数据差异的一半(见下“中美对差异的联合研究”)。在美中联合商贸委员会的支持下,美国和中国政府分别对年和年的贸易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最大的差异在于“东行贸易”数据,这一数据占年度贸易差额整体差异的80%-90%。大约一半的“东行贸易”数据差异可以归因于“离开中国,进入中转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然后再出口到美国”的商品。

中美对差异的联合研究

  年4月,第十五届中美联合商贸委员会成立了统计工作组,成员包括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工作组最初的重点是审查“两国官方公布的双边商品贸易数据中异常巨大且还在日益扩大的统计差异。”工作组随后决定进行一项核对研究,以确定差异的原因。然而,工作组指出,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的统计系统和(或)计算官方货物贸易数据的方法存在错误。   在中美联合商贸委员会(JCCT)的主持下,中国商务部与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进行了两项研究,以确定两国官方商品贸易数据统计差异的原因。第一份报告于年10月发布;第二份报告于年12月发布。

05

对国会的影响

  美国官方年度贸易数据的公布常常会引发对美国对华双边贸易逆差规模的担忧。根据美国官方贸易数据,年对中国双边贸易逆差是第二大双边贸易逆差(墨西哥,亿美元)的3倍多,也大于接下来四个双边贸易逆差之和。

  多年来,中国一直不接受美国官方公布的中美贸易差额数据的“准确性”。中国国务院年发表的《中美贸易差额白皮书》指出:“统计和分析证明,近年来中美贸易确实有利于中国,但很明显,美国的赤字规模在很大程度上被美方夸大了。”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中美贸易失衡是一个客观事实,但这也与双方的统计方法不同有关。”这种对美国贸易统计的批评似乎已经很少了,很可能是由于中美联合商贸委员会的联合研究。

  此外,在考虑旨在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手段或行动时,了解哪些商品是中美贸易数据差异的主要来源,以及它们在两国间的总体贸易流中的重要性是很有帮助的,以便提议的任何“贸易救济”可更好地针对已知问题。根据这份报告,主要问题似乎出现在电机、机械、玩具和体育用品的贸易数据上。

  对于数据收集产生差异的原因,如评估产品价值或确定目的地和/或原产国的差异,国会可通过监督或其他方式,鼓励主管的美国机构审查和调整其收集贸易数据的程序。此外,国会可决定敦促或以其他方式鼓励中国海关对其收集贸易数据程序进行类似的审查。在其他情况下,对贸易数据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可能有助于说服中国修改或改变其与美国进出口货物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徐珊珊,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进出口法律评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dongguoshu.com/hgmrzx/89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