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看古代人如何干饭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于吃的讲究在悠久的大米文化中表现更为突出科技发展日益精进的现代我们已经习惯电饭煲煮饭也掌握了,煮、炒、蒸、闷、焗各种大米做法那么,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吃大米的吗?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原始时期神农氏“石上燔谷”据史料记载,早在年前,在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存在稻米的证据,我们的祖先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并把稻米当作主要的粮食果腹对抗自然。而追溯大米的食用记载,神农氏是“第一位被人记下的敢吃大米的人。”而且神农氏吃的讲究,用了“石上燔谷”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石块烧热,把稻米直接放在石块上加热做熟。而今山西名吃石子饼,依旧用的是这种古老的烹饪方法。先秦时期“蒸饭”最上档次先秦,《诗经》有言:“泂酌彼行潦,挹(yì)彼注兹,可以餴(fēn)饎(xī)”先秦时期,“蒸饭”是一件上档次的事情。诗经描述的意思便是:从远处取来活水,那儿舀,这儿倒,就可以蒸出美味的米饭。诗中的“餴”,就是一种蒸饭之道,蒸好后米粒胀大,粒粒分明,不粘连。先秦蒸饭用的青铜甑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蒸饭用的青铜甑,在先秦文献中,炒菜也不乏记载,如《楚辞·大招》中的“煎鲫臛雀”。所以一碗蒸出来的米饭,再配上一份清淡小炒,在古色古香的原生环境中小酌几杯,别有一番韵味。秦汉时期“干饭”是大众食品秦汉,《释名·释饮食》有言:“饭而曝干之也”那个时候,大米被叫做“干饭”,以至于现在的很多地方还把大米叫做“干饭”,可见,中华文化的传承性在吃这一点上也很好的体现了。干饭,就是将做熟的米饭晒成干饭,放在陶罐一类盛器中。吃的时候放入汤水,随吃随饱,很像如今的即食麦片,方便携带又抗饿。干饭在汉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出行,人们往往将干饭随身携带,部队行军打仗,士兵也都带着干饭。魏晋时期“白米饭”和“菜饭”正流行魏晋,《齐民要术·飧(sūn)饭》有言:“治早稻赤米令饭白法”现代人们所吃的各式米饭,在魏晋时期基本都出现了。菜饭就是魏晋人最早吃出来的,在当时叫“蔬饭”或“蔬菜饭”,其做法是将蔬菜剁碎混合在米里,然后烹饪成饭,但这绝对不是为了换口味,而是因为这个时期稻米产量不足,以菜充饭,填饱肚子。魏晋时期对于大米的加工方法是用温热水浸泡,再用手搓,直到米发白。如此淘洗出的米饭,“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而淘米水一直都是古代人民重要的美容养生工具。唐宋时期米饭做法种类繁多唐宋,《湘山野录》记载:“真宗深念稼穑(sè),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国泰民安,人们不打仗了,自然把精力投入到了吃吃喝喝中,米饭也变得高端起来,出现了用米与其他食材一起做饭的吃法。根据配料的不同,有青精石饭、蟠桃饭、金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大骨饭、淅米饭,种类繁多,美味非凡。清代进口暹罗大米清代的大米已经开始进口,一直引领潮流的康熙爷就决定进口泰国暹罗大米,但出发点其实是为了补充当时国产大米产量的不足。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稻米种植越来越多,很多产地都成为了朝廷进贡的大米。相比于其他朝代,清朝离我们不是很远,所以米饭的吃法与现在差不多。在干饭这件事情上我们应当感谢前人的付出让大米有了更多的滋味,赋予了它灵魂所以今天你干饭了吗?声明:文章内容属于原创,图片素材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dongguoshu.com/mrhqby/113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