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迷的圣殿巡礼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

写在前面的话

在之前找攻略的时候,网上发现了几篇关于空军博物馆的文章,但一是写的过于简单,往往是只有几个字的飞机型号,更要命的是,跟多都是胡勒,张冠李戴。这是我写这篇游记的驱动力之一。写这篇游记确实挺废时的,因为代顿的国家空军博物馆飞机太多,历史太悠久,展品太丰富,内容太广泛,不仅包括了从莱特兄弟试飞到今天最先进的F-22,还有大大小小的测试飞机,“稀奇古怪”的科学研究飞机。每架飞机都有当时背景下的需求,包括侦查,加油,运输,护航,战术战斗,截击,常规轰炸或远程核武轰炸;再到设计理念,比如二代机三代机常见的后掠翼(swpet-wing)或三角翼(delta-wing),这些往往和中标飞机制造公司的理念有关。接下来再到原型机,再到量产,以及服役期间的一些问题和事故,取得了哪些战绩,等等,可以说,每架飞机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偏偏美国又是一个重视空军,并且有丰富航空作战经验的世界第一航空大国,本土大大小小的航空馆,几乎每个州都有自己的airmuseum,很多空军基地(AFB),别说飞行联队(wing),只要达到中队级(squadron),也大都会有飞机展馆。所以,代顿这一篇国家空军博物馆,几乎说涵盖了美军从无到有,有微小到强大,从陆军航空队(USAAF)升格为空军(USAF)的全部历史阶段的所有重要飞机。这篇游记,只是我这样一位航空圈非专业人士的爱好,其实飞机没那么复杂,很多战法,跟多战术术语,美军和我们一样,也是边练边打,边打边总结。比如“ForwardAirControl”,比如“StrategicAirCommand”,顺便还会写进去一些行动,比如著名的“DesertShield/DesertStrom”,“LookingGlass”等等,这些行动的需求,往往极大促进了美军作战飞机的改性(variant),甚至催生新一代的作战飞机。每一架飞机都是一个段落,有的我会在前面注明“重量级”,依据一般来自这架飞机的在那个时代所赋予的高科技,或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意义,也会两者兼有。当然,还有我的个人喜好。最后,希望这篇游记给自己留个纪念,总结一下、加深记忆,写游记本身就是温故知新和学习加深的过程。顺道和喜欢航空,喜欢飞机的朋友们,一起聊聊飞机。

国家空军博物馆

2月的一个大清早,我开车从代顿机场来到了国家空军博物馆,小城代顿的上班早高峰远没有纽约洛杉矶拥挤,20公里的路程,20来分钟就到了。来到空军博物馆第一感觉就是大,这里改建成一个小型机场,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停车位置充足,和奥特莱斯的停车场差不多。开进去后我发现,visitor区域,只有我一辆车。我看了眼手表:早上8:20。紧挨着停车场就是一个陵园。一个正视历史,不忘过去,珍视英雄的民族,一定是有前途的。陵园的众多纪念碑中,“驼峰航线”不是最大,但对来自中国的我而言,却更有意义。纪念碑上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山脉,今天看来是这么线条优美,在当年战火纷飞的岁月,却是一道道致命天险。“纪念美国空军和他的战友们,团结合作,甘冒艰险,飞跃中国、缅甸和印度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山脉,只为了二战的胜利”

青松翠柏环绕,细雨霏霏之中,清晨的空军博物馆空气清新,空无一人,但天地之间凝聚着一股英勇之气:那些为了航空航天事业,尤其是二战期间为了人类正义事业的英雄们,壮志凌云,音容笑貌,仿佛鲜活如同昨日。

航空工业,四个字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绝对值,尤其是二战后,无数企业,如雨后春笋,更如大浪淘沙,成功了,达成所愿,但下一个任务就在不远处。失败呢?随着一代代新战机定型前的试验,失事、爆炸,往往还没来得及说一声再见…这样的故事很多,空军博物馆的众多展板告诉观者:英雄并未走远。

还有众多企业,都donate博物馆,让这样一个庞大的博物馆管理良好,运营顺畅。事实上,博物馆的所有权是美国空军,但日常运营(dailybasis)实际上是由空军博物馆基金会(foundation)管理的,众多成员中不乏我们熟悉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洛克希德·马丁,通用动力,诺斯洛普·格鲁曼。

还有波音。他们家大业大,属于巨头那种。而且不仅是商业飞机领域的带头大哥,在军机领域,波音也是牛气冲天。

当然,还有老东家,他也是空军的老铁。

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空军博物馆,也不会有如封神演义般出现的一代代军机传奇。没有耀眼夺目的外表,朴实低调的外观会让你误以为就是几个普通机库,但内部展示绝对会让人大开眼界。

空军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年,就在代顿附近的莱特-皮特森空军基地,这里正是当年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日趋成熟的。(不是试飞,试飞是在北卡罗莱纳州的kittyhawk)。

年,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当时存有件展品。但博物馆的过快生长(outgrow),也招致了(beingcourted)当地社区的不满,几乎险些被踢出代顿。

博物馆自从有了基金会,持续的资金支持让博物馆有条件不断的修复历史飞机,并丰富展板,利用现代化设备还原重要事件的真实场景。并向观众提供“STEM”的介绍讲解(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最新的第四机库于年建成开放,这也是博物馆的最高潮,待会再详细介绍。

万能而伟大的谷歌地图,总是满足我迫切探索,甚至临时起意的一切冲动的愿望。可以看出四个机库的联系,可惜的是,“早期飞机展“(earlyflight)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参观,这也是此行最大的遗憾。

好了,写到这儿,在正式介绍飞机之前,上段视频吧。

博物馆飞机串烧

停机坪

停机坪(apron)的飞机经常换,通过谷歌地图我发现,才不到一年,停机坪的飞机就少了两架,应该是收回到shop去维护了。还有就是停机坪是连跑道的,这些跑道四通八达,有的和旁边的莱特-皮特森空军基地是相通的。

F-15A,鹰式战斗机

F-15战斗机,绰号“Eagle”(鹰式),说的学术一点:他是美国空军的双座双发后掠翼喷气式超音速全天候高机动性空中战术战斗机,头衔好长…说大家都听得懂的:F-15是四代机的颜值与火力担当,并且专制空中一切不服(制空权)。

继续一本正经的介绍F-15,它主要承担空中优势作战任务,并发展了空地作战改型。继续夸:F-15比以往任何一款四代机都有更优越的机动性、操纵性、航程、火力和电子设备。F-15的电子和武器系统无论在有支援的本方空域,还是敌占区域(hostilefield)都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这也是优秀四代机最突出的特征。夸了这么多,因为从小学开始,我就是F-15、F-14的铁粉。

离F-15比较远的区域,集中着几架运输机。接下来一一介绍。重量级:C-17,环球霸王III

C-17运输机,绰号“GlobemasterIII”(环球霸王III),之所以把C-17选为重量级,因为在现役运输机领域,注意我说的现役,C-17是最全面的,这也是为什么C-17是战略战术运输机。当然还有C-5“银河”,但除了个别C-5升级到C-5M“超级银河”,其余的差不多都已经进了沙漠中的坟场。但说到C-17,就绕不开C-5,但C-17作战范围和功能几乎涵盖了过去的C-5运输机所具备的一切,而且还可以融合了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所以,说C-17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适应战略、战术任务的运输机,一点不为过。

说到打仗,有个词叫“厉兵秣马”。其实就是兵力动员与装备布置。当然具体到现代战争就复杂多了,就拿美军来说,在C-17服役之前,兵力和装备的调动和部署(mobilizationdeployment),大致是这样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首先由C-5负责洲际间的远程战略空运,随后转由C-运输到战场的后方基地,最后转由C-最终运输到前线。这种物资投送方式缺点颇多:体系繁琐、耗时长、需要更多的前进基地。于是在年2月,美国空军提出了C-X战略运输机的需求草案(RequestForProposal),10月份提出正式文件,新的运输机将担负起战略运输任务,先支持C-5和C-,最后则是取代C-,而且非常重要的是,需求中说明新的运输机必需和C-一样具备短场恶劣条件下的起降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一个人把C-和C-的活儿都干了。后来打赢伊拉克战争后,美军在全球更是无法无天,难遇敌手。不需要洲际间的大规模战略投送,C-5也就失去了意义。颇有点“飞鸟尽,良弓藏”的意味。

C-17运输机长度53米,高度16.8米,翼展51.81米,外形尺寸与C-相当。最大起飞重量吨。并且沿用了DC-10飞机采用的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和翼梢小翼技术。但C-17和被它取代的C-相比,有一项特别的过人之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未整修的路面上短场紧急降落。原型机试飞员曾表示:“C-17的落地就和战斗机一样”。做到这点就需要起落架必须格外坚固与耐震。所以主起落架减震支柱除了传统的油气压式减震外,还采用前后双支柱配置,每根支柱搭配三个主轮,落地时由后方较长的减震支柱三主轮先着地,当受压成90度时,前方减震支柱三主轮再落地。

C-17安装四台普惠的PW涡扇发动机,美军编号F-PW-。PW的前身是PW,由普惠在年12月研发,推力为17,千克,年12月通过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认证,年12月开始用于波音。年普惠公司完成推力提升,将推力增加到18,千克,并赋予新的型号-PW。年12月获得军方认证安装在C-17上,当时此型发动机已累积了数百万飞行小时的使用经验,可靠且耐用。普惠的标志就是“dependableengine”,可见制造商以及军方对发动机可靠性,是最看重的。

C-60A(洛克希德L-18),北极星

C-60A,是博物馆铭牌上的名字,所以这里我也叫这架飞机为C-60A。实际上,更广泛的称谓是洛克希德L-18型飞机(LockheedModel18),绰号“lodestar”(北极星),这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17座双发单翼运输机。C-60(L-18)来自于10-14座的洛克希德-14飞机,它于年首次飞行,但由于与当时已经广泛使用的道格拉斯DC-3相比,运营成本更高,为了改善L-14的经济性,洛克希德决定将飞机的机身伸展5英尺6英寸(1.68米),这样可以额外安装两排座位。由L-14改装的飞机在年9月21日首飞,新建的L-18于年2月2日首飞,一共制造了架。

下面C-60的照片来自我的好友-“向量”。说到C-60A,故事还挺多的,因为C-17的魅力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我根本就没注意C-60,而且单从外形,特别是不看尾翼的前部分,几乎就是DC-3啊,DC-3有什么好看的,连我大天朝都有好几架,还是抓重点吧!于是拍了个照片,证明在代顿有这么架飞机,就走过错过了。谁知写这篇游记时,还算我够细心,发现了它的双尾翼绝对不是道格拉斯公司的风格,因此不可能是DC-3(单尾翼)。多亏了“向量”,才弄清楚这是C-60A。后面不算完,在万能的谷歌和博学的维基百科直接输入“C-60”,居然都是无结果的。后来发现,需要输入“洛克希德C-60”或“洛克希德L-18”,才会出结果。也算一个小插曲。

YC-B,袭击者

诺斯洛普YC-,绰号“Raider”(袭击者),这是Northrop在20世纪40年代研制的三引擎短距起降多用途运输机。它的外形辨识度很高,比如在肩部安装的直翼、固定式起落架、以及三台被整流罩严密包裹的星形发动机。(一台位于机头)。其实YC-是Northrop公司N-23“Pioneer”(先驱者)商用货运机的军机版,它在美国空军为寻找“最前线投放飞机”而设定的竞争中最终胜出。“袭击者”的短距离起降性能还使它可以适用于北极地区的搜救工作。

现在展出的这架YC-B,如此涂装,是为了告诉大家,它的用途是“寒冷天气测试”,并且它就在旁边的莱特-皮特森空军基地服役,当然这都是60多年前的事儿了。退役后,它于年被保存至空军博物馆。

AC-A,“死亡天使”空中炮艇

说是“gunship”(空中炮艇),但我觉得一点不像,反而更像执行运输任务的“大力神”,但博物馆铭牌清清楚楚的写的是“AC-A”,“死亡天使空中炮艇”。

我这么认为也是有道理的:看了一圈,没发现机枪与机炮,难不成是收起来了?所以说这架飞机是AC-,有点“勉为其难”。但AC-应该说是C-最可怕的一个衍生,它已经变种成了可以投放部队并接送伤员的重型攻击机。

但依然难掩我对它的喜爱。这里不过多笔墨,因为展馆里各有一架AC-与C-,后面都会详细介绍。

重量级:EC-E,咏叹调

EC-E,绰号“Aria”(咏叹调)。这里必须注明一下:这个绰号是“AdvancedRangeInstrumentedAircraft”(先进远程设备飞机)的缩写。

波音公司的EC-这款飞机来自于同公司的C-(绰号“同温层升降”),因此是C-的“指挥控制版”(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dongguoshu.com/mrhqby/62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