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了,大部分朋友都在忙于"防暑",这当然是第一要务。但对于某些朋友来说、尤其是患有"老寒腿"或者"哮喘"的人,肯定听说过"冬病夏治"这个词。
那么,什么是"冬病夏治",以及为什么要"冬病夏治"呢?
什么是“冬病夏治”?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也是一年当中最好去除体内疾病的时候。
所谓"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是每到冬季就常常发作或者天气寒冷病情加重的一类疾患,如反复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女子宫寒、老年畏寒症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等。
为何要"冬病夏治"呢?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此时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中医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等多种治疗方法,给人体补充适量阳气,为秋冬养阴做准备,并储备更多阳气,人体阳气充足,至冬季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抵御外邪,最大限度地祛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这些疾病,因为冬天体内阳气不足,加之冬天天气寒冷,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三伏贴"不是想贴就能贴
每一种"冬病"都有不同的夏治方法,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比如小儿过敏性鼻炎、哮喘、反复感冒等更适合根据体质辨证,进行小儿推拿。比如成人老慢支、关节痛等疾病,更适合根据体质辨证,对症下药进行取穴敷贴。
部分药店和网络上,"三伏贴"产品热销,价格在十几元到30元不等。对此中医专家表示,使用"三伏贴"要慎重。
首先,中医讲究辩证,不存在千人一方的说法,不同的组方配比,所对应的病症是不同的;另外,贴"三伏贴"只有找对穴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医院的医护人员都要经过“敷贴培训”才能上岗,普通消费者对于找穴位很难把握;再有,"三伏贴"属于膏方,说白了就是黑乎乎的一坨药膏,辨别成分和配伍的难度很大,如果出现以次充好或者其他问题,是不能直观辨别出来的。
此外,医院在贴"三伏贴"时会与患者强调很多注意事项,还会配备说明手册,所以"三伏贴"并不是"一撕一贴"这么简单,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图便宜、图省事。
健康资讯
为大力弘扬中医特色疗法,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作用,7月10日,荆州二医联合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博士团",将在我市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义诊时间
7月10号
义诊地址
二医江津路门诊一楼
咨询热线
闫主任
吴主任
孙主任
届时,活动现场会针对广大群众所关心的中医养生等问题进行解答,还会为患者进行一对一亲诊,如果您常年被各种疾病困扰,一定不要错过"冬病夏治"的机会,拿起电话来预约吧!
专
家
团
队
王 华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首届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名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中医名师等。
邹 季
教授,博士后指导老师,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湖北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所长。擅长脊柱脊髓损伤,骨关节创伤,老年性骨关节病与骨质疏松症。
彭 锐
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院长。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及脊柱源性头痛、失眠、视力减退等。
杜艳军
教授,针灸基础教研室主任。参编《刺法灸法学》《针灸临床基础》《神经病学》《针灸病案学》等国家规划教材多部。
齐凤军
教授,推拿教研室主任,擅长中医、中药、全息医学、针灸、火针、埋线、推拿治疗疑难杂症,首创针灸整形生物搭桥祛皱、面部提升新技术。
吴 松
副教授,擅长治疗各种急性痛症、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腰痛、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头痛、胃痛、腹痛、腹泻、急性麦粒肿、痔疮、胃肠炎、阳痿、前列腺炎、肥胖、小儿抽动症、鼻炎等疾病。
唐宏图
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腰突症,膝关节痛,跟痛症及其他软组织损伤与骨关节病。
李 佳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各种风湿痹痛及骨关节疾病、运用艾灸调理妇科疾病、对运用小儿推拿防治消化系统疾病也有独到的见解。
百医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