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长痘,是平时清洁不够,需要进一步的深层清洁吗?”
“深层清洁,能把毛孔里的脏东西都吸出来吗?”
天热,皮肤油腻腻的,对不少人来说,日常的洗洗刷刷好像就不那么够了。听说,“深层清洁”可以把毛孔里面的脏东西都清理出来,听上去好有吸引力。
真相又是如何,今天我们仔细说说。
深层清洁可以洗掉毛孔里面的脏东西?
毛孔里面真没啥脏东西!
外界的灰尘之类的东西,平时进不到毛孔深处。毛孔里面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脏”,也完全不需要有任何东西真的“进入”毛孔进行清理。
真正容易出问题的,是毛孔口周围,皮脂分泌混合脱落的老废角质细胞,经过空气氧化后发硬,团聚,有时候变成了小小的栓塞,就成了“堵毛孔”的东西。
日常清洁可以清除掉一部分这样的代谢废物,而深层清洁的产品,比如泥面膜,本身的粘附力更强,可以比日常清洁清理掉相对更多的这类容易物质,甚至能把一些刚刚形成,但还不是特别牢固的小栓塞带出走,防止有东西从外部堵塞毛孔。
深层清洁品能洗掉顽固污垢?
对“顽固污垢”不要有什么误解。
“顽固污垢”容易让人感觉特别脏,甚至觉得深层清洁的东西过于强效,这种想法有一定的误解。
深层清洁的产品并不含什么过于强效的清洁剂,它采用了和一般洗面奶不一样的清理方式。
皮肤表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有着无数肉眼看不见的缝隙沟壑,有时候脱落的角质细胞、皮脂、灰尘等混合物,可能“卡”在这些缝隙里面。
日常洁面,能洗干净绝大部分皮肤表面的灰尘、代谢废物,未必能把这些皮缝里面的东西清理干净。
清洁面膜的作用,就是尽量把细小的皮缝撑平,把里面残留的东西黏出来。在涂抹清洁面膜、等它干掉的时候,会觉得皮肤好像被绷起来了,就是它在做“撑平”和“吸附”的工作。
敷个泥面膜!
今天说说Kiehl’s的白泥,每次讲到“深层清洁”,白泥总是大家问到最多的东西。白泥也有着“毛孔专家”的美称。
白泥到底哪里好?怎么用才更出效果?
白泥最大的好,在于它的各方面的均衡。
它主要用到了亚马逊的特有白泥和膨润土,这两种泥的混合,有着很好的吸附力,也能把皮肤适度地撑开,黏走皮缝里面的东西,又不会过黏或者过绷,否则用起来不舒服,或者给人清洁力过强的感觉。
亚马逊白泥,我单独试用过,还蛮好玩的。它抹在皮肤上,干了以后是白色的,看起来不像普通泥巴那样脏兮兮看起来不干净,它本身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益肤作用。和膨润土搭配在一起,吸附力变得更强,又不像单独用膨润土那样太猛,两种泥掺和在一起,效果更柔和一点。
白泥还用到了燕麦颗粒,也是一种温和吸附多余皮脂的东西,同时还添加了芦荟等舒缓的物质,所以白泥用后,虽然能感觉很干净,但没有明显的紧绷不适。
白泥的质地和使用感是泥膜中,各方面的平衡做得很好的一款。
它有一定的厚度,方便挖出来使用,不是很稀的那种,取都非常难取,涂抹的时候还会到处流。同时,它又非常容易涂开抹匀,不是很厚很一坨根本抹不开。
质地非常细致,没有任何颗粒感。虽然有些人喜欢抹的时候有颗粒感的面膜,觉得这样还有磨砂去角质的作用,我自己不太喜欢。因为一款吸附力好的泥面膜,已经足够把皮肤上面的多余角质温和有效地带走了,如果加上颗粒,可能反倒有些“过”。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看配方。
我自己用泥膜的话,偏爱抹时感觉细腻柔软没颗粒的东西。
干的速度适度,既不秒干,又不至于等到天长地还干不了。
它抹在脸上,等个十分钟左右,就差不多干了,然后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水冲就行,不需要借助额外的清洁海绵啊洁面仪之类的东西就能洗干净,没啥残留,更不像有的泥膜甚至会嵌在毛孔口很恐怖。
它洗完后,脸上不干绷,也不会留层油乎乎的东西。
深层面膜能缩毛孔吗?
对毛孔有帮助但没有夸张的效果。
用完泥面膜,很多人觉得毛孔变得不明显或者显得干净了,主要有这两层原因:
面膜本身吸附掉了皮肤表面的多余的皮脂,同时大幅度提升了角质层细胞的含水量,脸上没有那么油,含水量又高,毛孔自然看起来变细,皮肤也显得更亮。
不过,这是暂时的结果。
但深层清洁面膜并不是没有长效,不要见到暂时效果消失,就觉得被“打回原样”了。
油皮大毛孔,主要还是因为皮脂过多。如果坚持使用控油的产品,定期拿深层清洁面膜清理掉多余堆积的皮脂,长期坚持的话,对防止皮脂过剩引起的毛孔粗大,有非常好的帮助。
清洁面膜能洗掉黑头闭口吗?
洗是洗不掉的,但有预防作用。
对清洁面膜最大的误解就是它能把粉刺黑头什么的洗掉。
你可以把黑头闭口之类的东西,想象成一个个小钉子,钉在木头表面。如果钉得很深,木头又非常致密坚实,那就很难拔出来。
深层清洁面膜的主要能做的,是把“木头”的质地暂时变得疏松一些,同时有一点点轻度的“拔”的作用,这样,“钉”得不那么牢固的“钉子”,就能被拔走,但牢固的还需要其他手段解决。
虽然不能完全去掉粉刺闭口,但清洁面膜有个很好的作用,就是能防止这些“钉子”形成,它把过多皮脂角质混合的废物给清理干净,“钉子”的原料就没有了。
粉刺黑头的成因非常复杂多样,能排除多少就尽量排除多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洁面膜确实有很重要的预防作用。
泥膜也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很多人在做泥膜的时候,感觉刺痛,这跟自己皮肤的状态以及使用的方式,都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不建议皮肤敏感或者特别干燥缺水的状态下使用。
这种时候,皮肤表面存在一定的小损伤,尽管肉眼看不见,用清洁面膜那么一绷开,肯定就会感觉到刺激了。大干皮本来表面就没什么油了,再用清洁面膜一吸,肯定干得更明显,难免紧绷刺痛。
清洁效果我拍了一下,针对最容易有毛孔问题的鼻子:做之前,鼻子还是有点油的,毛孔周围也能看到油油的,做完之后,皮肤看起来明显不油了,细致度也有改善,毛孔本身没有明显缩小,但皮肤表面看起来干净,没有毛孔凸出来的状况。
另外,做泥膜的时候,要注意敷的厚度以及干的程度。
泥膜需要敷到一定厚度才有作用,但不能敷过厚,太厚的话里面的泥不容易干,容易遇到外层已经干透崩开了,里面还是湿的,非常影响清洁效果。
但也不要等到完全干掉甚至板结、碎了掉下来的程度,那样实在太干,也会造成刺激。
拍了两张示范图。
我自己用清洁面膜的时候,一般就是抹到左边的程度,没有干的时候,完全遮住肤色,干了之后有一点点透明,可以隐约看到皮肤,但没有板结、掉渣的情况,这时候就可以洗掉。
以前我喜欢用手抹,觉得方便,现在发现其实用面膜棒,不是刷子哈,就是一片薄薄的塑料片或者陶瓷片一样的东西,可以抹得更匀。而且Kiehl’s的白泥,用面膜棒很容易推开。抹得越匀,干的速度越平均,就不会有这里干透那里还湿的尴尬。
右边的图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已经干得板结开裂了,容易刺激皮肤。清洁面膜根本不是敷得时间越长,清洁效果越好。表面稍微干到看得见一点点小纹路时,就应该洗了。
还有那种嫌敷的时间不够,喷了喷雾继续敷的,根本没有必要。
另外,敷面时就安安静静地呆着,不要不停地说话做表情,否则面膜也很容易局部开裂。
Kiehl’s的白泥,每年都有一款公益限量版推出,部分销售净利润捐赠给野生大熊猫保护项目,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了。这个熊猫公益的限量版,盖子上都会有个不同的熊猫造型。
今年的熊猫是这样的:
样子非常可爱,而且还戴上了很潮的飘带帽子。这次的熊猫,是和陈冠希携手推出,叫做“熊猫队长”。
陈冠希本身就非常喜欢收集各种玩偶公仔,还做过自己的公仔模型,所以,这次的熊猫,也就成了潮流公仔的样子。
上次在Kiehl’s的活动上看到他接受采访,说白泥是自己最初接触到的几款护肤品之一。
这次的熊猫也和以往有些不同,看起来特别潮,不光穿上了潮人的衣服和帽子,还有一个很可爱帅气的名字。另外,眼睛部分加上了非常有趣的小细节,摸起来绒绒的,有点立体感。
熊猫控可以考虑收藏,很有意义的:这次购买白泥的钱,会用来给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野生大熊猫提供更干净的水源、更多的竹子和更丰富的食物、更全面的保护,完善它们的生存环境。
多久用一次清洁面膜?
一周一到两次。
天热、皮肤油的情况下,可以每周用两次。先洗干净脸,然后敷一下清洁面膜。注意,洗脸的时候就不要用强效去角质磨砂的东西了。洗面奶里面有少量磨砂颗粒问题不大,不要把磨砂膏、去角质面膜(写着peel的那种)和清洁面膜叠加使用,否则可能刺激过大。
很多人喜欢用完鼻贴再敷清洁面膜,也没有必要。
如果用完清洁面膜,皮肤表面有点白白的东西浮出来,用消过毒的粉刺针带圈的那头轻轻抹掉就行,不要用力挤压。
清洁面膜用完可以再敷其他面膜吗?
一般不推荐。
清洁面膜用完,直接涂抹保养品就行,因为皮肤表面很干净,多余角质又被清理了,抹个霜啊乳的,肤感特别好。
有些人喜欢在清洁面膜之后再敷一次其他面膜,觉得这样的吸收效果好。其实各种面膜本身已经有促进吸收的作用,不需要清洁面膜先“打底”。虽然这样用完,肤质会显得特别水嫩滋润,但连续敷两层面膜,对皮肤容易敏感的人来说,可能压力比较大。
美容院通常喜欢做两次面膜,但两种面膜的配方和互相之间的搭配,都经过专门的设计。一般家里护理的话,不推荐随便两种面膜任意混搭。
BeautyBrains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