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小荷rdquo才露尖尖

医院的前身——解放军拉萨门诊部成立于年12月26日,该门诊部由十八军卫生部医务主任张学彬和陈集舟负责,地址在原国民党办事处小学“联欢社”,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化验室等。因此,皮肤专科进入西藏自治区已60余载,年12月26日,西藏刚刚和平解放,一切工作的开展都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尤其是皮肤专科工作,因为在西藏很多人认为皮肤病是鬼神作祟于人体而引起的,比其他专科更具迷信色彩,可想而知在当时医疗队开展工作中遇到的比语言障碍更加困难的是观念转变的问题,当时因为人力、物力、社会条件等各种因素,专科工作的侧重点是放在性病的防治上,科工队医疗组的陈集医院的皮肤科专家,由他负责皮肤科的工作,开展了大量的性病防治工作。

阅读本篇文章大约需要5分钟ok

年,王德祥担任门诊部主任的同时并兼任皮肤科工作,以后的数十年间皮肤科的工作一直由援藏医疗队的同志负责,一直到年,洛桑克珠医生分配至皮肤科协助王兆平医生的工作。洛桑克珠年7月1日出生于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加卡乡,和许多康巴汉子一样,他豪放、俊美,却比一般的康巴汉子细致入微,年开始在当地乡小学读书(当时乡小学只教授藏语文),因学习成绩优异,于年留校当乡小学教师。年至年间他又经简单培训后被派去当乡村医生,期间他又自学了一些汉语知识。年,区政府为了尽快培养本地、本民族的建设性人才,在全区范围内选拔有些文化基础的人才,派往多个内地省市学习。洛桑克珠被选中并派往成都西南民族学院预科班学习文化课,从此他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他是来自农村的几个人中的一个,文化基础较差,刚到成都时他连一句流利的汉语都不会说,但他没有气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好学是一切成功者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一切求学者应该学会的本领,他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校期间他以勤奋好学著称。两年后因为在预科班的成绩突出,被选送到山东泰安卫校(现在的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师班读书,在校学习期间因为品学兼优,连续三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年7月,从山东泰安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卫校当教师,当教师的生涯很是短暂,年他被调到医院皮肤科工作,此后,他的一生全都奉献给了这里,直至年退休为止。

据洛桑克珠医生介绍,年的皮肤科仅有一间办公室、一张桌子、两个人,年医院为进一步培养人才,送洛医院进修,洛桑克珠到了上海开阔了眼界,也真正体会到了差距。在上海他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语言障碍,当时上海不大盛行说普通话,更多的人说的是上海方言,这对于他—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熟练的人来说好比听天书,医院的老师、同事了解了他的情况后,给予了很多关心和帮助,再加上他自己的不断努力,很快攻破了语言障碍这一关。并较快适应了上海的饮食习惯及与高原截然不同的气候。在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后,逐渐掌握了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识,了解了一些疑难杂病的诊治方法,并掌握了皮肤专科的一些仪器的性能适应证及操作。一年的进修结束后,医院同意,从上海购买了一台CO2激光治疗仪和液氮容器及冷冻刀回到拉萨。

洛桑克珠年开始担任皮肤科主任,虽然科室人力很薄弱,他还是坚持开展了冷冻治疗和CO2激光治疗,为在西藏开展皮肤科工作平添了一道亮丽色彩。医院为了进一步壮大皮肤科力量,先后充实了护士白玛曲珍及医生曲措等人到皮肤科工作,从此皮肤科工作进入有序的状态。

卫生部援藏计划中除了为各地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措施就是派专家、技术骨干到西藏工作,以便带动和培养更多的人才,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常宝珠医生被选派到医院皮肤科工作半年。常宝珠老师带着使命来到拉萨,她没有被高原缺氧、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语言障碍等困难吓倒,没有太多的“高原反应”,她很快投人到工作中,她是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知识渊博、待人亲切、和蔼,工作中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广大患者服务中,她在西藏工作期间,很好地带动了皮肤科的发展,大家的业务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她的工作态度及高度负责的精神一直激励、鼓舞着大家。虽然只是短短半年的时间,但大家对她的感情、对她的印象却非常深刻,因此,至今科室的同事仍与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和联系。

白玛曲珍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也是医院皮肤科的第一个专科护士,她自小参军,辗医院医院手术室最后到皮肤科。在参军之前,只学过一点藏文,几乎没见过汉语文。在部队期间也没参加过正式的学习班、培训班等文化课程学习,她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完全靠自己学习汉文,在现在看来,这是不大可能的事,在当时的条件下,这需要何等的毅力、何等的聪慧才能完成自学工作。她于年分配到皮肤科,于派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进修专科护士,因为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较为吃力,但她比一般人更用功、更能利用机会去学习,加之天生的聪慧,她较快掌握并熟悉各种操作。她在皮研所的学习主要是在理疗科,在这半年里得到了以常宝珠老师为首的众多老师在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因此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年皮肤科再添新人,王莉萍医院调到医院皮肤科工作。她来自四川眉山,是个正宗的“十八军后代”,生在西藏长在西藏的汉族人,之后也嫁给了藏族人,说着一口流利的藏语。很多不识汉字不会说汉语的病人最初到她跟前都会打“退堂鼓”,因为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病情,当她开口说着流利的藏语向患者询问病情时,患者脸上经常挂着惊喜的表情,很多患者亲切地称她“说藏语的汉族医生”。因为她在昌都从事的是儿科专业,皮肤科对她来讲是个“新世界”,一切需得从头开始,由洛桑克珠主任带着她学习皮肤科专业知识,她是个聪明好学的人,有着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年,被派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进修,抓住难得的学习机遇,在那里她认识了一帮跟她一样好学的学友,她惊讶于老师们的学识渊博,也深深地被皮研所浓重的学习氛围所吸引,那时的她真的可以用“孜孜不倦”这个形容词形容,也为她后来成为西藏皮肤科界的“实力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皮肤科在发展之路上迂回着,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这既有大环境的原因又有小环境的限制。在经济、科学发展较落后的时代里,人们往往先解决危及生命的疾病防治,而皮肤病不在首先解决的范围中,因此发展滞后。医院里,多数的皮肤科都是小科室,不是重点科室,我们也是如此。除了医院医院较早开设皮肤科外,全区范围内的皮肤科专业的起步都很晚。到现在各地区医院专门设有皮肤科有3名医生外,其余的如日喀则市、山南地区、医院分别只有一名医生看皮肤病,但还未单独设立皮肤科,医院都没有皮肤科也没有皮肤专科医生。当然这与西藏的经济发展、医学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肤健康的要求也在提高,从以前的有病不治(传统观念认为皮肤病无大病,无生命危险)到有病即治,再到皮肤美容,是一个不断升级进步的过程。现代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变化,人与人之间的频繁接触与交流,都使得当今皮肤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皮肤病的治疗和皮肤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领导的意识也在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而在不断地更新、进步,开始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与规划一个好的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皮肤科,不仅能满足当地及周边居民皮肤健康美容的要求,医院带来良好的声誉与社会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皮肤科同道们的不断努力下,医院皮肤科在硬件条件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搬进了新的门诊楼,医院从专科需求出发设计诊室、治疗室的布局,皮肤科除3间诊室外,还配置了6间治疗室,可开展CO2激光治疗室、Q激光治疗室、冷冻治疗室、红蓝光治疗室等,近4年中先后添置了调Q激光治疗仪、紫外线治疗仪、红蓝光治疗仪,点阵激光、WOOD灯等,并开展了与之相对应的诊疗项目,从各方面讲我们也算是初具规模了,也算有了些发展,但是这点发展,远远没能跟上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还远远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诊疗需求。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为了将皮肤科做大做强,我们将进一步努力争取人才、培养人才,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们将逐年、逐步的从易到难的开展各个亚专业,尽可能的、较全面的去满足各个层次患者对诊治皮肤病的需求,共同期待皮肤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作者

索朗曲宗

医院

阅读来源

《皮肤科的那些人那些事》

编者著:张建中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年6月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
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dongguoshu.com/mryyphb/37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