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味,不是专指香港的美食,而是一个泛指,是指带有浓郁香港特色风格的美食,服装,街道,房屋等。”
这是百度百科对“港味”的解释,不知道你心中的港味又是什么呢?
对于半岛君来说,港味让我想起香港人的生活区,不繁华、很市井的深水埗,在那里可以找到很多好吃的小店,像“合益泰”软滑极美的猪肠粉,“新香园”即叫即做的蛋牛治...
还有那家爱心饭堂,“北河烧腊饭店”,老板明哥以成本价供应碟头饭,给附近没有生活保障的基层人士和老人,每次吃完饭,我都会买几张饭票捐出去。
找旧唱片的话,一定要去旺角的信和中心,一层一层地逛,这里简直是港乐迷的天堂!
想体验一把老牌餐厅的风采,我会推荐你去陆羽、镛记、莲香楼,味道未必惊艳,但保证古法。
中西文化、传统和新潮的混搭,擦出了星星火花,港味是如此迷人。
今期的港味故事,半岛君选择了这间跨越了近乎整个世纪的酒店,半岛酒店。翻开尘封的一页,我们在美丽的旧时光里,一起沉沦吧…
在香港人看来,半岛酒店属于真正的老资历,在过去的90年里,它唤醒了沉寂的九龙半岛,并一度超越大上海的十里洋场,是城中名人风云际会、流亡贵族醉生梦死之所。
半岛酒店开业于年2月11日,正好在九龙半岛尖沙咀区的心脏地带,坐拥维多利亚港的迷人美景。
开始建的时候,半岛酒店志在拿下上流社会,果不其然,在开业的第二年,亨利王子就跑去住了,紧跟着,还有伊丽莎白女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等名人。
就连很多外国电影,系列、蝙蝠侠...也喜欢来半岛取景,提升贵(bī)气(gé)。
通过照片对比,不难发现半岛是一个很会保养的酒店,历经风雨,仍然摇曳多姿,亦富亦贵,难怪有“远东贵妇”的美名。
▼
90年如一日的酒店大堂
半岛君还发现,半岛酒店对绿色情有独钟,和Tiffany蓝一样,“半岛绿”也能独立成色,60年代的客房就是这种色调。
年,他们还拜托劳斯莱斯定制了半岛绿的专车,组成了世界最大的劳斯莱斯车队,用来接送客人。从酒店去启德机场的收费是元,当年花3.5元可以看一场电影,现在来看,依然觉得壕出了一个境界!
年,半岛酒店做了改建工程:在7层楼的基础上,加建了30层的高楼。
▼
92年前后的半岛酒店
不仅如此,顶楼还建了一个直升机坪,用作私人飞机接送。
一间酒店开业至今90年,客人们从爷爷那辈开始来,到了孙子这辈还来,哥哥、红姑、蔡生等城中名人,更是对它赞不绝口。
究竟半岛酒店是怎样做到的?
话说,半岛有两大留客法宝:一是英式下午茶,二是周到的服务。
半岛的英式下午茶文化,上溯至年。那时候,一位喜欢交际的女公爵,经常在下午4点,约朋友喝喝茶,吃吃点心,久而久之,下午茶成为了社交圈的风尚。
英国的民谣都唱着:时钟敲响四下时,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意思是,有天大的事情,你也要等英国人喝完下午茶再说。
当时的香港,也流行着一句话:住不起半岛,就饮半岛的下午茶。直到现在,无论香港人还是游客,讲到半岛,一定是“着靓靓(穿着漂亮),去hightea~”。
下午茶的点心由下至上:底层是司康饼(英式松饼),第二层是咸味的点心,有馅饼和三明治;顶层是水果巧克力做的甜点,用纯银做的点心架盛着,矜贵极了。
司康饼是半岛的特色点心,每天限量份,卖完就没了哈。吃的时候,用刀将松饼切开,再涂上柔滑鲜香的奶油和果酱,啊,张开小嘴~
生活十分讲究的张爱玲,也是司康饼的铁粉。她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细致地写过这份美味:比蛋糕都细润,面粉颗粒小些,吃着更“面”些,但是轻清而不甜腻。
下午茶的另一位主角,英式红茶,则配上小茶漏,用来过滤茶叶,免得出现“牙齿上有片茶叶诶!”的尴尬场景。哈哈,喝茶的时候,记得要控制好自己的兰花指呦。
来半岛喝下午茶的人,除了感受英式风情之余,还因为两位姓张的名人。
媒体人查小欣说过,半岛酒店是全香港最容易找到张国荣的地方。哥哥超爱半岛的下午茶,因为这离公司和家都近,就更常来了。他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一个人来就静静地吸烟,和朋友来就聊聊天。
据侍应回忆,哥哥最爱吃的,倒不是半岛每年抢破头才买得到的奶黄月饼,而是草莓卷。
这款甜点现在还能吃到,菜单上叫“士多啤梨瑞士卷”。外层是蛋糕皮,包裹着奶油和酸酸甜甜的草莓,味道和哥哥一样甜美可人。
张爱玲也是半岛下午茶的铁粉,后来导演许鞍华拍《倾城之恋》的时候,也将男女主角相恋的场景放在了半岛,因此吸引了很多张迷争相而来,感怀大作家笔下的风情。
半岛酒店的服务与其历史一样显赫,这种服务不只是豪华的飞机接送,更多的是一种体贴的人情味。
香港作家于逸尧,在书里说过:半岛有一个柜子,你只要把自己要擦的皮鞋、要洗熨的衣服放进去,就会有专人处理,然后放回去,提示你拿走。全程不用和人接触,就能处理完杂事,这对于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友好!
另外,半岛酒店的传统,就是从来不用电动门,有门童帮你开门,然后笑脸盈盈的,迎你进门。门童是这儿最特色的职位,一天下来,为客人拉开大门的次高达要次。
他们的装束90年不变,白衣白帽,中间有一排铜扣,每天上班前,都要用铜水,把铜扣擦得一尘不染。
半岛酒店资历最高的员工,是从开业第一天开始做门童的陈柏,他有句名言:“唔识得我的人,应该唔系大人物;我唔识得的人,肯定冇乜地位。”
陈柏的人生和半岛酒店紧密相连,12岁成为半岛的员工,工资是1蚊/月,那时候的面包还只是卖1分/个。
回忆起那些年,陈柏说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天台,看看有没有远洋船来。“半岛是最美的,船上的客人怎能不来喝杯茶?”
旧时的半岛不对外招人,员工都是一家人:爸爸是修劳斯莱斯的员工,妈妈在洗衣部门,那么儿子也可以进半岛工作;又或者世袭制:爸爸是门童,儿子接爸爸的工作。
整个家庭都在这里工作,对于员工来说,半岛就像家一样,谁不想好好招待来自己家的客人?好的服务,就是从这来的。
年,陈柏去世。在剩下的老臣子里,见过香港各个时代的名人,还有70岁的Johnny。
Johnny在大堂鸡尾酒吧调酒,这原本是他爸爸的工作,世袭给了他。想起过去,Johnny也有一肚子说不完的故事:
当年演《乱世佳人》的男主,克拉克·盖博入住半岛时,曾向Johnny要过一杯“Screwdriver”,那时的香港还没有这种西方流行的鸡尾酒,Johnny也不懂,真的给了一只螺丝刀,搞到对方一脸懵逼。
▼
Screwdriver既是螺丝刀,
也是用伏特加和橙汁调配的鸡尾酒
这里的员工长情,顾客也跟着长情。
Johnny印象最深的客人,是一位叫“Jock”的英国佬。几十年来,Jock几乎每天都来,坐的是同一张桌子,桌子上还刻着他的名字,谁都不敢坐。他经常喝威士忌沟水,吃好彩烟,天天在大堂里谈生意,一直到天黑。
无论是英式下午茶,还是五世同堂的员工,半岛酒店的高贵之处,在于能用一种对待家人的态度,照顾好每位客人。
这种人情味不具备强大的冲击力,却能源远流长地,维系住每一个来过的人,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应该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
有人说城市里的生活无聊乏味
那么希望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
给到你半岛便利店般的温暖
半岛君愿给到你半岛便利店般的温暖
赞赏
人赞赏